封面

記得以前看過一篇影評,影評中提到迪士尼出產影片時,有三大考量: 1. 影片的內容適合拍攝續集;2. 影片的背景可以衍生成為遊樂園的遊樂設施與主題;3. 影片中的主角們可以變成周邊商品買賣。所以,當我看到精緻錯落的峽灣城堡中,兩個公主的故事背景時,忍不住想著:迪士尼又在造公主了!

 

故事從大公主艾莎講起,艾莎是個天生帶有魔法的人,她的雙手碰到的東西都會結冰,手指揮揮就從中散出紛亂的雪花,她精緻的手萬一畫,空中就出現了鋒利的冰刀。除了艾莎,幸福的城堡中還住著一個開心果,小公主安娜。由於艾莎不會控制她的法力,誤傷了安娜,

 

艾莎害怕得從此封閉自己,而安娜也因傷失去了艾莎有魔法的記憶。

 

愛紗安娜

 

 

然而,就在艾莎登基成為女王的那天,安娜輕易地答應一位剛認識的鄰國王子的求婚,還天真地要求姊姊的祝福。艾莎暴走了,她的魔法也因此失控。瞬間,整座城大雪紛飛。安娜在尋找艾莎的過程中,結識了賣冰商阿克。兩人展開冒險尋找失控的艾莎。在安娜試著和姊姊溝通和解的過程中,又不慎為艾莎的魔法所傷。唯一能救安娜的是:真愛之舉。安娜冀望她一見鍾情的未婚夫可以給她一個深情的吻來化解災難。殊不知,可惡的男人只是個愛情騙子,為的是安娜的地位與好處。雪上加霜的安娜,只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暴風雪中,祈禱真心愛她的阿克的拯救。

可是,就在此時,安娜看到的艾莎身處險境,奮不顧身地衝上去救人,犧牲了自己,變成一個人形冰塊。

 

然後在姐姐的淚水中,慢慢地融化變回成為人見人愛的開心果安娜。

 

迪士尼運用了一切傳統的元素(魔法、公主、城堡、王子與愛),去顛覆了一切傳統的思維(一見鍾情、等待拯救的女主角、英勇的男主角)。冰雪奇緣的詮釋,是貼近真實人生,也發人省思的。

 

故事中強調了: 真愛之舉才能化解災厄。然而何謂真愛之舉? 是花前月下的一記深吻? 還是捧者一個將死之人的臉時,眼中流下的悲痛的眼淚?冰雪奇緣告訴觀眾: 都不是!真愛之舉是在危難中仍然不顧自己的去維護你心中重要的那個人,就像瀕死的安娜還是捨身救愛紗。真愛是奮不顧身的勇氣,真愛是永不記嫌隙的寬容,真愛是堅持不斷地行動力。它是一個動詞而非形容詞。慚愧的是,在這個自我主義無限放大的社會裡,這種小我的精神,似乎不多見了。

 

冰雪奇緣這個故事,也捨棄的傳統童話故事裡英雄救美的情節。安娜的厄運,並非是由於阿克對於她無私的愛而化解的,而是她對艾莎的真愛之舉。故事裡也反映了真實人生中中人助不如自助的真實人生。

 

真的很難想像,一個兒童影片,會引發深刻的人生體悟與感慨。我也好奇,從小看自救的公主長大的孩子,將來會有怎樣的心理素質。一定比我這種以前深信會有屠龍王子的小屁孩,還要更雲淡風輕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udSant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